所在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图片新闻>
【温陵清官史话】(3)主持建造洛阳桥——蔡襄
2019-07-04 21:20:25    来源:泉州市纪委监委

  开栏语:近日,由泉州市纪委编著的《温陵清官史话》一书由方正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汇编了泉州历史上六十位清官廉吏,他们志存高远、操守廉洁、清正无私、刚正不阿、忠于职守、体恤黎民,他们流芳百世,声名远扬,值得我们后来人敬仰。即日起,“刺桐清风”公众号将进行连载,让更多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筑牢廉洁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让清正廉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芳名传世的蔡襄

 

  北宋时期,泉州人在外地为官的有不少清官廉吏,而在泉州为官的外地人,同样有几位颇有名气的清官廉吏,甚至直到今天,泉州百姓依然感念。曾两任泉州知州,督造泉州名闻天下的洛阳桥的蔡襄,就是当中突出的一位。

洛阳桥(游清华 摄)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县人,生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时年仅十九岁。历官仁宗、英宗两朝,累任漳州军事判官、西京留守推官、著作佐郎、知谏院、知州、知府、转运使、三司使、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茶学家。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书法造诣亦甚深,宋四大家之一,科技发展史上亦作出贡献,编著《茶录》《荔枝谱》,后者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果树栽培学专著。

洛阳桥(黄论谦 摄)

  泉州百姓至今依然感念蔡襄,无疑与洛阳桥有很大关系。这座中国古代最大的跨海大桥,长三千六百尺,宽十五尺,位于惠安县和泉州城交界的洛阳江上。桥未建成前,人们南来北往,“涉海而济,往来畏其险”。过渡舟楫,倘遇狂风,“沉舟被溺,死者无算”。早在蔡襄建桥前,当地人李宠曾试图建桥,未能如愿。至和二年(1055),蔡襄出任泉州太守,目睹百姓过江苦难,大动恻隐之心,决定集聚民力建桥。蔡襄的热情倡导,得到泉州人民的热烈响应。经过近七年时间,耗费一千七百万贯钱,终于建造起这座巨型石桥。桥梁建成后,蔡襄又发动官民于官道两旁种植松树,形成一条绵延几百里的林荫大道,既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使过往行人免受骄阳曝晒之苦。

《万安桥记》碑文(朱松 摄)

  蔡襄两任泉州知州,以及在福建其他地方为官,皆能从实际出发,积极采取措施,兴利除弊,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诸如,北宋为防止军阀割据,军队驻防实行轮换法,每几年就互调驻地。庆历以前,福建厢军调防广南,可是因路途遥远、水土不服而疾病饥疫,死损大半。蔡襄上疏请求朝廷,让福建厢军别再调防广南,而于附近军州轮换,“年岁计之,存活人命不可胜数”。庆历七年(1047),任福建转运使期间,他发现朝廷对福建征收税赋乃沿袭五代制度,泉州、漳州、兴化三地,规定折变输米五斗,名曰“身丁钱”。可是在征收时,不法官吏乘机巧取豪夺,“取官斗较量,旧时五斗,得七斗三升”。南安地狭人贫,穷人终日佣作,无法输纳,有些只好背井离乡,四处流徙。蔡襄立即上疏,奏请朝廷,“减闽人五代时丁口税之半”,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蔡襄还大力倡导兴修水利工程,灌溉田园,发展农业生产。注重发展教育,重视人才培养。而且他注意调查研究,针对社会上陈规陋习,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移风易俗。总之,蔡襄知泉州,“威惠并行,民畏而爱之”。因此,泉州人非常感念,“称太守之贤者,必以蔡公为首”。特为他建生祠,世代颂扬。

蔡襄祠(洛江区委报道组 摄)

  蔡襄为官三十多年,除了在泉州的不少政绩,作为北宋颇为突出的政治家,还有许多感人的事迹。

  蔡襄仕官的北宋中期,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甚为尖锐,赵宋王朝积弊日深,兵虚财乏,内忧外患,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强烈要求改革。蔡襄是个颇有志向的人,“誓心愿竭谋谟义,庶裨万一唐虞君”。抱着这种思想,步入仕途后,他积极支持改革。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为改变积弱积贫危局,发起“庆历新政”改革,蔡襄是积极拥护者。改革失败后,蔡襄仍坚持保留新政诸多思路,并用大半生来加以实践。面对内外交困局面,蔡襄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朝廷内部上至皇帝,下至大臣,皆因循守旧,多年积弊,未能革除。因此,上疏皇帝,恳切呼吁,请求认真梳理,不畏艰难,坚决改革。在他看来,这是唯一出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变革旧弊,建立新政,才能使大宋扭转困局,稳固统治,长治久安。蔡襄特别强调,必须锐意改革军事制度。针对北宋募兵制弊病,导致败军辱国,蔡襄上疏仁宗,尖锐地指出,招募饥民为兵,挑选不严,壮弱相杂,良莠不分,数量庞大,缺乏训练,战斗力低下,且耗费大量资财,这是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应当裁减军队冗兵,选择精兵,加强训练,提高士兵基本素质。同时,改革统兵制度,克服兵将分离而将帅无权带来的弊病,增强军队战斗力。这些颇有见地的建议大多未能被采纳,甚至招来斥责之声,然而,竭尽臣节,无怨无悔。

蔡襄祠内的蔡襄雕塑(朱松 摄)

  据《宋史》载,蔡襄为官,始终保持清廉本色,且处事耿直,刚正不阿,不仅在改革弊政问题上,而且在朝政其他方面,皆能“奋躬当朝,谠言正色”,遇事敢言,不避权贵,上谏皇帝,下劾权臣,不顾个人得失,“苟利国家,岂顾后患”,表现出高度正义感。

  仁宗景祐三年(1036),宠臣吕夷简对与其政见不同者,诸如范仲淹和欧阳修等,大肆加以排挤打击。蔡襄激于义愤,挥笔写下《四贤一不肖》诗,轰动朝野,人们“竞相传写”。

  庆历三年(1043),经欧阳修和宰相晏殊等人力荐,蔡襄出任谏官。随后,他无惧吕夷简权势罗网,继续上疏,以“七过”弹劾吕夷简,为相二十年的吕夷简终于被仁宗罢免。另一位宰相晏殊,原是举荐蔡襄的恩人。可是,蔡襄发现他手握大权,竟然利用职权“唯务私家,营置资产”“射占官地,盖屋僦赁”,与民争利,觉得其实在不堪表率百僚。蔡襄没有为私情所困或偏袒庇护,照样愤然而起,上疏弹劾,终致晏殊亦被罢职。蔡襄的刚正,还表现在执法严明,从不徇私枉法,对违法乱纪者严惩不贷。

  仁宗至和元年(1054),知都城开封府,查处大批违法乱纪官员。任泉州太守,同样执法如山,晋江县令就因“在任不法”而被究治。蔡襄的刚正,甚至连对待皇帝亦如是。

  庆历四年(1044),开宝寺塔发生火灾,清除废墟,挖出发光舍利,仁宗迷信灵异,诏令大兴土木,建宫供奉。蔡襄不惧触怒皇帝,四次上书,坚决表示反对,认为这是浪费国家资财,于百姓于朝廷皆没好处。最终,成功谏止耗费巨资重修寺塔计划。幸好,仁宗还算贤明,没有怪罪蔡襄的“冒犯”,反而还大加褒扬,赐予五品服,称赞“数论事无所避”。

蔡襄祠内景(朱松 摄)

  北宋治平四年(1067),蔡襄去世,时年五十六岁。他不愧是北宋著名良吏,不仅深得泉州百姓感念,且得到皇帝和许多朝廷官员赞扬。欧阳修称颂,“间归于闽,有政在人”。朱熹赞扬,“前无贬词,后无异议。芳名不朽,万古受知”。南宋著名学者刘克庄称颂,“立节高而持论峻”。宋仁宗也颇敬重,曾亲书“君谟”两字赠予。元人脱脱所修《宋史》,称赞蔡襄“昭陵的贤御史”。

 

摘自《温陵清官史话》

【责任编辑:王宇霆】

版权所有 中共泉州市洛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泉州市洛江区监察委员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闽ICP备1602577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0402880099号

联系邮箱:ljjwzxb@163.com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