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廉政时评>热点扫描>
检查考核别得了“材料依赖症”
2019-02-15 15:30:20    来源:海峡通讯

  岁末年终,各项工作进入盘点验收。不少基层干部一头扎进材料堆,在各种迎检材料中忙得脚不沾地。工作干得怎样就看材料作得如何,材料出成果、材料出政绩,仍然有市场,这也导致材料“造盆景”屡禁不止。

  用材料衡量工作成效,既耗费大量办公用材,有干部反映一次检查,材料堆起来有两三人高。又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干部为了应付材料搞得身心俱疲,还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实绩做虚功。从检查角度,需要一些佐证材料体现工作的开展情况,但若只唯材料,又会陷于“文牍主义”,背离通过检查促进工作的初衷。

  “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干部身陷制作材料的无谓事务中,看似是考核指挥棒的要求使然,实则折射出作风漂浮。工作是干出来,不是材料堆出来的,成绩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中却存在“工作不够、材料来凑”,用材料来包装和文饰工作。有的检查组也习惯审阅材料代替实际考察,不愿实地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喜欢在材料堆里“挥斥方遒”,甚至十分“较真”,对排版不够美观等细枝末节大费周章;有的必须看纸质材料,电脑文档阅读不便就不行。

  检查考核的“材料依赖症”,这一状况必须要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总书记的讲话,一针见血、切中时弊,并态度鲜明、要求明确,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来。

  根治检查考核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需要标本兼治、多管齐下。在源头上,检查目的应由着力发现问题、竞争排名向推动工作落实、督促指导转变。因此,必须着力减少检查名目、降低检查频率、合并同类检查事项,坚决撤销形式主义、劳民伤财、虚头巴脑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严格落实督查检查的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切实给基层减负、降压,让干部从繁重无效的迎检材料中解脱出来。科学设置考核评价指标,轻形式重效果,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量体裁衣”,不搞“一刀切”“一锅煮”,不简单以留痕多少评判工作好坏,把工作重心放在实绩实效上,注重常态化了解,避免年底走马观花式“算总账”。

  与此同时,创新检查考核方式,“勤动双腿、解放双手”,坚持走群众路线,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更多关注改革发展、政策落地情况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以工作实绩作为衡量标准。还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打破部门间的“孤岛效应”,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减少多头、重复检查,提高检查考核的质量和效率。(储新兴)

【责任编辑:周旋洁】

版权所有 中共泉州市洛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泉州市洛江区监察委员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闽ICP备1602577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0402880099号

联系邮箱:ljjwzxb@163.com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