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廉政时评>理论研究>
蠹众而木折 隙大而墙坏
2018-07-25 18:45:17    来源:邱汉卿

  苍蝇乱飞,其害如虎,相比于偶尔露峥嵘的“老虎”来说,随处可见的“苍蝇”危害更大。这些乱飞的“苍蝇”便是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微腐败”虽小,却伤根基,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基层“微腐败”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破坏党和政府形象,危害极大。

  近日,哈尔滨纪委、监委发布通报,向社会公布了对122名为疯狂大货车充当“保护伞”的领导干部、公职人员的查处情况。此次调查查出哈尔滨13个交警大队中有12名大队长存在涉嫌为大货车违法运营提供保护的行为,国家的执法部门俨然沦为了“生意场”,其“系统性、塌方式”的腐败程度令人触目惊心。从已有信息来看,绝大多数涉案人员的涉案金额并不多,每次受贿一般为500到1000元不等,这就是典型的“微腐败”。当“微腐败”漫延成一种“生态”,罪恶必将恣意生长,与那些典型的巨贪相比,“微腐败”一般发生在群众身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涉案金额少,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微腐败”也更难查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就曾指出: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基层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易发多发、量大面广。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

  反腐没有禁区,“老虎”要打,“苍蝇”也坚决不能放过,“微腐败”侵蚀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治理基层“微腐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决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倘若不立即铲除这些滋生“微腐败”的“蚊蝇”,任其发展,最终就会由量变发展为质变,积“微腐”为“巨腐”。一棵参天大树,如任蛀虫繁衍啃咬,最终必会逐渐枯萎,惩治腐败这一手必须紧抓不放、利剑高悬,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治理基层“微腐败”,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找准“微腐败”的分布规律,盯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易发多发人群,不管权力的大小,都要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将基层权力运行进一步的透明化、公开化,打破这样那样的“暗箱”,铲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堵住窟窿漏洞,让“微腐败”无处藏身。大力整治基层“微腐败”,树立好党和政府形象,维护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刘荣兰】

版权所有 中共泉州市洛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泉州市洛江区监察委员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闽ICP备16025778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0402880099号

联系邮箱:ljjwzxb@163.com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